精神病人在强制医疗期间,低保金家人能否领取
时间:2025-03-08|栏目:江阴律师|
精神病人在强制医疗期间,低保金家人能否领取取决于家庭条件。详细分析:从法律角度来看,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二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若精神病人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则整个家庭有资格享受低保待遇。在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期间,如果其家庭仍然符合低保条件,低保金应继续发放,通常会发放到家庭的户主或指定的监护人账户上,用于保障家庭的基本生活。提醒:若家庭在领取低保金过程中存在隐瞒收入、转移资产等行为,或精神病人的病情和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未及时报告,导致继续领取不符合条件的低保金,这表明问题比较严重,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操作:1.若精神病人的家庭人均收入仍然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其他成员无违规领取低保金行为,则低保金应继续发放。此时,家人需持相关证明材料(如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收入证明等)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审核通过后继续领取低保金。2.若精神病人的家庭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或存在隐瞒收入、转移资产等违规领取低保金行为,则低保金应停止发放。此时,家人需主动向相关部门报告家庭状况变化,并配合进行低保资格的重新审核。若经审核确认不再符合低保条件,则应停止领取低保金,并退回违规领取的部分。3.若精神病人的病情发生变化,导致医疗费用增加或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家人可向相关部门申请临时救助或专项救助,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角度的常见处理方式:从法律角度来看,处理精神病人在强制医疗期间低保金领取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继续领取,但需符合低保条件;二是停止领取,若家庭条件不再符合低保标准或存在违规领取情况。选择不同处理方式:选择继续领取时,需确保家庭条件符合低保标准,并按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家庭状况变化。若选择停止领取,应主动向相关部门说明情况,并配合进行低保资格的重新审核。
上一篇:这是否构成出轨?
下一篇:暂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3/08 这是否构成出轨?
- 03/08 读完九年义务教育没拿到毕业证,有什么解决办
- 03/08 如果拆迁时的选房卡丢了,我该如何做?
- 03/08 刑事案件有没有赔偿金额
- 03/07 房屋分配协议签署后能否反悔,取消这个协议?
- 03/07 针对问题房产抵押能抵押给个人吗,我想进一步
- 03/07 不给三倍工资怎么办
- 03/07 针公司股东死了注销公司需要公正吗
- 03/07 我卖的抵押车半夜被拖走,是否算盗窃?
- 03/07 驾校报名交费了,钱退不了?
- 03/07 地下室积水问题归谁负责,是物业吗?
- 03/07 二手车交易过户后,如何解决?
- 03/07 如何了解土地平整政策的具体内容?
- 03/07 危险驾驶罪怎么样才能不被判刑
- 03/07 交通事故认定书盖章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 03/07 这是否算侵权?
- 03/07 有病辞职可以申请失业金吗。有病辞职可以申请
- 03/07 学生被老师强制写自愿退学信,是否违法?
- 03/07 对方没有交强险我全责怎么赔?
- 03/07 半个月工作半个月休息的工厂安排是否违反劳动